重庆做网站公司排名seo项目分析
六、项目进度管理
根据项目的范围进行项目的进度管理
项目进度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项目管理过程:
- 规划进度管理
- 定义活动
- 排列活动顺序
-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 制定进度计划
- 控制进度
1、规划进度管理
规划进度管理是为规划、编制、管理、执行和控制项目进度而制定政策、程序和文档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为如何在整个项目期间管理项目进度提供指南和方向。本过程仅开展一次或尽在项目的预定义点开展。
产出:
- 进度管理计划
- 项目的进度模型
- 准确度
- 计量单位
- 绩效测量规则
注意:项目进度管理计划 != 项目进度计划
项目管理计划是一份指南,告诉我们如何在项目中对进度进行管理;而项目进度计划是一份项目时间表,它经过确认就会变成项目进度基准。
2、定义活动
如何基于项目管理计划,把工作包拆解成更方便管理、更小的单元——活动。
定义活动是识别和记录为完成项目可交付成果而须采取的具体行动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将工作包分解为进度活动,作为对项目工作进行进度估算、规划、执行、监督和控制的基础。
拆解结果称之为,工作分解结构。为了方便对工作分解结果进行说明,还需要伴随生成工作分解结构词典(WBS词典)、范围说明书、WBS
使用的技术:
- 分解是一种把项目范围和项目可交付成果逐步划分为更小、更便于管理的组成部分的技术。
- 滚动式规划是一种迭代式的规划技术,即详细规划近期要完成的工作,同时在较高层级上粗略规划远期工作。
主要产出:
- 活动清单包含项目所需的进度活动。
- 活动属性可能包括活动描述、近前活动、紧后活动、逻辑关系、提前量和滞后量、资源需求、强制日期、制约因素和假设条件
- 里程碑是项目中的重要时点或事件,里程碑清单列出了所有项目里程碑,并指明每个里程碑是强制性的(如合同要求的)还是选择性的(如根据历史信息确定的)。里程碑是一个标志,它的持续时间是零。
3、排列活动顺序
如何把活动串联起来
排列活动顺序是识别和记录项目活动之间的关系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定义工作之间的逻辑顺序,以便在既定的所有项目制约因素下获得最高的效率。
使用的技术:
-
紧前关系绘图法(PDM)是创建进度模型的一种技术,用节点表示活动,用一种或多种逻辑关系连接活动,以显示活动的实施顺序。
活动和活动之间最常见的关系有四种
-
完成到开始(FS)
-
开始到开始(SS)
-
结束到结束(FF)
-
开始到完成(SF)
-
-
提前了是相对于紧前活动,紧后活动可以提前的时间里,滞后量是相对于紧前活动,紧后活动需要推迟的时间量
主要产出:
-
项目进度网络图是表示项目进度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叫依赖关系)的图形。
4、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是根据资源估算的结果,估算完成单项活动所需工作时段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确定完成每个活动所需花费的时间量。
输入内容:
- 风险登记册中所有已识别的会影响进度模型的风险的详细信息及特征,进度储备则通过预期或平均风险影响程度,反映了与进度有关的风险信息。
使用的技术:
-
量级估算:在启动阶段可得出项目的粗略量级估算。(估算效果比较差)
-
类比估算:使用相似活动或项目的历史数据来估算
-
参数估算:基于历史数据和项目参数来计算成本或持续时间
-
自下而上估算:通过从下到上逐层汇总WBS组成部分的估算而得到的项目估算。
-
三点估算
- 最乐观时间(tO):基于活动的最好情况所估算的活动持续时间
- 最可能时间(tM):基于最可能获得的资源、最可能取得的资源生产率、对资源可用时间的现实预计、资源对其他参与者的可能依赖关系及可能发生的各种干扰等,所估算的活动持续时间
- 最悲观时间(tP):基于活动的最差情况所估算的持续时间。
当有了三个时间后,最可能并一定是最准确的估算时间;这个时候就需要三角估算:tE=(tO+tM+tP)/3
- 储备分析用于确定项目所需的应急储备量和管理储备
主要产出:
-
持续时间估算是对完成某项活动、阶段或项目所需的工作时段数的定量评估,其中并不包括任务滞后量,但可指出一定的变动区间。